我为什么成为基督徒
首先,我不相信世界和人是随机产生的。这虽然是个信念,但也有个三段论式的证明,很简单,请看如下:有开始的事物一定有原因。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因此是有开始的,所以它的开始就有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它的创造者,即神。如果宇宙恒在,那就可以说没有创造者,但现代物理理论证明并已被观察到,宇宙有起始。而其实,对我来说眼前的一切和心中的一切都是证据,包括科学。但我觉得很明显,你可能不这样认为。
其次,我认为造物主是万能的。这实际上是个定义。一旦你接受这个世界是造物主创造的,那他就是万能的。谁的地盘谁说的算吗!当然,所谓万能,也就是在他创造的这个世界的层面上。你能想到的合理不是自相矛盾的都是在他的创造范围内。至于除此之外他还能创造什么不能创造什么,我们了解不到,也就不必关心。他的万能可能超出我们的理解之外。总结来说:在我们能理解的层面上,上帝是万能的。
那么在我们能理解的这个层面上,他具体的万能有哪些呢?首先是事物背后的规律,主要体现在科学上。
中国人不关注造物主,只关心对他们生活比较有影响的“天”,天公是不是作美。但天公不是规律。所以,中国人对造物主的理解是短视的、“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的。这种态度让他们没有去寻找事物后面的规律和奥秘。因此,中国和靠近中国的东方没有出现现代科学。不强调规律性,也就逻辑性不强。比如他们信多个神,但是多神有个逻辑错误:多个神存在,互相之间到底谁更厉害呢?既然有不厉害之处,互相谁也打不过谁,其实就都不能称为神。不过,中国人的实用性,让他们的“神”是部分神,是有专业的,这个管发财,那个管生育。这种有不同神的想法跟人世间的衙门差不多,还要挨个送礼朝拜,是自欺欺人,所以是迷信。一神论的宗教为什么不是迷信呢,而是信仰呢?因为它代表了一种对世界的看法,是价值观,从而影响自己的行为举止。那么这个万能的神是什么样子呢?这个问题让我先是拒绝基督教但后来接受了基督教。
这要从斯宾诺莎说起。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和宗教理论家,基于几何学的证明使我们对上帝有了系统性的但不同于一般宗教的理解。他说,如果造物主是万能的,他就包含世间的一切,否则,他就不能有效控制他不包括的身外之物。因此造物主就是个巨大的包含一切的东西。这让斯宾诺莎不相信世界上的宗教,因为不能接受这些宗教里那个有情感的上帝,甚至是有人形的上帝。他的上帝是整个宇宙,包含整个宇宙的思想和智慧,是中性的,不变的。我赞同斯宾诺莎的逻辑,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不能接受基督教。
再说说斯宾诺莎,当时的宗教界,尤其是他所归属的犹太社团,因为他说上帝包含整个宇宙,认为他是泛神教,也就几乎就是无神论,因此是异端,把他赶出犹太教。他于是以磨镜片为生,但在神学和政治学等方面写出非常深刻的著作。他虽然被犹太族人赶出庙堂,但对他自己理解的这个万能的上帝非常虔诚,从他的生活、思想、语言上都可以看出他是一个虔诚的教徒。为什么一个被认为是无神论的家伙如此虔诚呢?因为他的神给他带来快乐和满足。因为他的神说到底不是“泛神”,而是“一神”,只不过这个神“巨大无比”,是一切事物的并集。历史上很多人,尤其是诗人柯勒律治和雪莱在斯宾诺莎的哲学中看到了一种自然宗教,即大自然都是神性的。但他们的这个神确实与众不同,都是神就都不是神,因此很容易让人成为无神论。雪莱就写了一篇散文《无神论的必要性》。但人们又都看到,斯宾诺莎是个虔诚的人,有个叫诺瓦利斯的人就称他为“上帝陶醉的人”,我也有同感,他是我的宗教领门人,只是,不是基督教,有点禅味。
我怎样从斯宾诺莎那里走出来,相信有感情的上帝了呢?是当我有一天,量子力学里的多相性突然让我开了窍。所以我们先说说这个。事物的多相性指的是凡事都有多种可能,一定要把事情说清楚的话就只能说一种,就不是那个“事”了。所以语言是不可信的。我们对很多事的理解通常也是无法述说的,因为说出来的可能就是一个面,用禅宗的话就是“不可说,一说就破”。多相性这个东西,中国的道家是很早就认识到的,后来在禅宗里得到发扬光大,虽然他们并没有用多相性这个词。
量子力学的发现,让人们了解到自然的多相性,也让西方人看到了东方人自古已有的多相性观点,他们因此对东方人很敬佩。但是,东方人理解的多相性只是体现在事物里,没有想到神的多相性,因为他们也没有真正的神,他们也没有想到自然的多相性,因为他们也没有科学。但是西方人有神,可是他们没有想到上帝的多相性,就是现在大部分基督徒也没有听说过这个概念怎么跟神有关系,从前更没有,否则斯宾诺莎就会有不同的结论。但是对我来说,这是我相信基督教一个重要的台阶,为什么呢?了解到神是多相的,就能明白,他既可以是斯宾诺莎的那个包括一切的神,也可以是具体的神,有人形的神。“事实上”,基督徒已经有这个概念,只是他们不知道而已。耶稣是“道成肉身”,是上帝的更直观的人形。耶稣有人形,是一个有血有肉的神。因为斯宾诺莎不了解这个神是多相的,因此不了解这个神可以是有感情的,有人形的,他误解了他钟爱的上帝。此外,这个神也可以有变化,有类似量子的随机因素和自由意志,而且也给人这样的自由意志。斯宾诺莎的上帝不是不正确,而是不全面,是牛顿力学意义下的上帝。在理解了万能的上帝具有多相之后,我们就既能享受斯宾诺莎的推理,也能理解这个“按他自己的模样(image)造了人类”的上帝,也能了解上帝的禅性,佛性,整体性,关系性等等。
大多数基督徒不了解上帝的多相性,他们理解圣经里按自己模样造出人的那个上帝,但不理解上帝怎么会是一个巨大的神。但这也可以很容易的解释,创造宇宙的上帝,引起大爆炸的上帝,创造科学的上帝,不会只是一个米开朗基罗画笔下的人形老头。也不会是圣经里让亚当夏娃因裸身而羞愧的上帝,因为我们可以反过来问,上帝是否裸身?是的,上帝是按照自己的模样创造了人,但与有限的人还是有天壤之别。上帝可以万能无限,又可以人形有限,因为他有多相性。
各种宗教都只考虑了上帝特性的一部分,即部分的相。但为什么我选择信仰基督教呢?因为还有一个基本问题,这跟我之前说的神是万能(定义如此)有关。神的万能也就是无限,而人是少能有限的,这个区别导致我成了基督徒,让我来说明为什么。
因为人的有限性,即能力有限,身材有限,寿命有限,人就有痛苦有无奈。这种有限自然也会导致罪恶,(当然也可以导致谦卑),但罪是破坏性的,有些人是会犯下重大罪恶的。这个有限,是人的一个基本特征,因为它是与生俱来的,也可以称之为原罪。
人的这种有限,在一些人的心里,产生了一种回归无限的想往。这种想往是上帝给人心中留下的种子。很多人并没有让这些种子发芽,因此他们也没有回归无限的想往。这也没什么,回归还是不回归是上帝给人的自由选择。其中一些人,并不是不想,而是不知道有无限的可能,因此传道是个美德,是上帝乐见的,因为他给我们心中播下了这种子,当然希望我们有这种想往。但是人知道了仍然可以选择不想往,这是个人的选择。传道人的责任是让不知道的人发现自己心中有这个种子,可能会浇水施肥,但个人也是自己的园丁,读经思考按要求做事是园丁浇灌自己这颗种子让它发芽结果应该做的。个人什么时候接受是有个人的契机的。也可以说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传道人在这里就做个领进门的作用吧。这是我成为基督徒后的想法。
再回到有限无限这个事情上,虽然有限的我们有想往回归无限的种子,但没有桥梁是不能的,因此上帝“道成肉身”化作耶稣,来到我们有限的人中间。耶稣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人若不借着我,就回不到父那里去。这是基督徒经常讲的话,但我的理解就是,耶稣是人从有限到无限的桥梁,跟着他,人就可以回到无限。不过这里我觉得,我们即使回到上帝身边,有某种程度上的无限,也是相对我们人来说的。相对于上帝来说,我们仍然有限。只是在更高层次上的有限。
那佛教行不行呢?佛也懂得上帝的很多特性,尤其是特别明察多相性。量子力学告诉我们,物质是多相的,你观察它它就成为一相。而且是不能同时兼顾完美的(测不准原理),所以有禅的不可说一说就破的道理。此外量子纠缠告诉我们,关系是物质的基本特性,距离只是某种常见的表象。两个纠缠的粒子,不论距离多远,一个被确定,另一个也会立刻停止隐身。他们的关系不因距离遥远而衰弱。因此佛教告诉我们因果关系是一切幸福和苦难的根本。
因此佛和禅让我们修行,打坐,超越,把这些学会,了解了一个上帝的重要特性。佛和禅让我们自己修行回归上帝,即涅槃。但对大部分人来说,这是困难的,是站在此岸望着彼岸望洋兴叹的,因为之间隔着大洋,而不是一个小河,所以中国古人很有智慧,没有说望河兴叹,而是说望洋兴叹。修行也远远不可能亲近上帝,只是成为某种没有感情或者大慈大悲的菩萨。
也就是说,佛教和禅理解了事物的多相性,但没有想到还有上帝这个神。佛学不关心神,释迦牟尼说自己不是神,但人还是把他们想成神,即菩萨。
他们不知道上帝是多相的,是可以从无限化作有限的,可以派耶稣基督来做一个渡船,一座桥梁,来接有限的人回归无限。有了桥,这条路就容易多了,但还是需要一些努力,那就是要看到这座桥,接受这座桥,跟随基督,按基督要求的去做。
我走过的路就是这样,下面就是在重复一下,加上一些细节。先是无神论。我从小到大就受这种教育,觉得理所当然没有造物主。但是也许觉得没有造物主的世界没有意义,所以还是期盼生命不完全是自生自灭的。在读书的时候,碰到了斯宾诺莎,他用几何公理演绎的伦理学,让我非常欣赏,从神是万能的这个公理导出,神包含世间的一切,这是斯宾诺莎的“泛神论”这个理论加深了我对宗教的不认同,但走向自然神,因为既然神包含一切,也包含自然,那自然也有神性。既然我们都是神的一部分,我们也应该互相怜悯,不杀生,这让我接近了佛。
过了一段时间,我开始不满意这个理论的决定论性质,这个理论认为上帝不给人自由意志,一切都是必然的,没有真正的选择,也就不需要负责任。连上帝自己都是不变的,确定性的。爱因斯坦就这样说,上帝不掷骰子。他非常崇拜斯宾诺莎。
虽然有这个不满意,但还是体会到这个神是博大精深的。也明白为什么爱因斯坦和很多思想家都接受这个观点,他们也因此不接受现存的宗教,尤其是基督教。这些人在被问到是否有宗教信仰的时候,会略显傲慢地回答,以爱因斯坦的话为代表,“我相信斯宾诺莎笔下的上帝,那个在世间万物和谐有序中显露真身的上帝,而不是牵涉人类命运和作为的上帝。”
学了科学的人,都会有爱因斯坦这样的对自然奥秘的美的欣赏和奥秘的敬仰。但是这种决定论对我来说是违反常识的,虽然有很多事不是我的选择,如我哪年生,我的性别,我的父母兄弟姐妹,都不是我能选择的,但毕竟其它很多事我还是有选择的,最简单的是我晚饭吃什么。我不能接受人们惯常的说法“你以为你有选择,实际上早已命中注定,连吃什么都早已安排好了”这样的无稽之谈。
这个疑问后来我解决了,是因为开始拾起大学学过的物理并关注物理的发展。量子力学告诉我,粒子不是完全确定的,自然也不是完全确定的,那么自然神也不是完全确定的,我们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不是完全确定的。这样我就结合斯宾诺莎的几何公理证明,有了量子斯宾诺莎理论。因为量子的一些特性与禅一个意思,也可以说是量子禅。这与斯宾诺莎让我想到佛一致。
我认为我的这个理论丰富扩展了斯宾诺莎的思想。也让我稍稍能够想到,既然上帝有多相性,他就可以有有限的一面,可以以人形存在。这样,斯宾诺莎所排斥的基督教也并不是可以摒弃的。现在我可以把斯宾诺莎的“泛神论”,佛教,禅,基督教都可以不矛盾的接受了。
但这个时候我还是主要关心上帝的无限性,他的多相性如何使得他更无限,我基本上还不能接受基督教,因为除了上帝可以有喜怒哀乐,可以显示有限性,圣经的内容我还是不接受,如伊甸园里发生的事情,撒旦和犹大的角色,人的原罪,耶稣的救赎都是我不解难以接受的。
直到有一天,我在香港的一个渡船上,望着海水发呆,忽然一瞬间我忘掉了这个世界,我只和上帝在交谈了,上帝说,你现在有几个问题,第一,你过于对我进行研究,我是无限的,人是有限的,你要更多关注有限的人。第二,我知道你对罪这个概念非常不能接受,你认为是我创造了人,人何罪之有?我告诉你,你是有限的,而这个有限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就是原罪的意思。第三,耶稣是谁,耶稣就是你坐的这艘船啊,带你从此岸到彼岸,耶稣是我,也是我的儿子,我让他来做这个事。我告诉你这些,你去告诉其他人。
在那短暂的时间内,我得到了上帝这样对我“说”的这么多话,我从那“忘我”的状态中醒过来,重新回到这个世界。我没有看到上帝,也不记得上帝是什么声音,就是知道他快速地把这些事点给我听。我就在那短暂的时间内接受了基督教。也许将来,人们说的脑机接口输入就是这个感觉吧。之后我就不再那么花功夫研究上帝的无限性,而是开始思考人的有限性,我发现这个概念让我能理解人和社会上的很多事。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里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可以改成:接近无限的都是相似的,有限的则各有各的不同。也可以说成:接近无罪的人(接近神)都是相似的,而有罪的人则各有各的不同。他们不仅不同,而且还会互相矛盾。既然如此,想创造出一个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社会是乌托邦,不可能。比如,共同富裕的愿望就是忽视个人的不同,从而导致共同贫穷。强调个人性别定义的无限自由就损害自然性别者的利益和权利。过分强调公平就是损害有能力者的动力。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不可能的因为人们都想要最好的东西而最好的东西永远是有限的。
因此,考虑到人的有限性,这个有限性可能带来的罪恶,需要做的是找到人们的交集,在数学上称为最大公约数。因为人的这种可能的罪恶,尤其是对权利的欲望,找到让所有人都满意的机制是不可能的。最后一定会是一人独占极权,众人遭殃的社会。
而人类的共同点是存在的,因为人都有造物主给他们的最基本的不可剥夺的权利: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就这样,我成了基督徒,了解了上帝的无限和万能,了解了基督作为有限到无限的桥梁,了解了人的有限性,接受了这个“原罪”,按照这些基本思路,了解了一些人类社会应该遵守的规则。
留言
張貼留言